此次太空育种带回的种质资源。通讯员 雷键 摄
华龙网讯(记者 梁浩楠 通讯员王柯岚)3月12日,记者从西部(重庆)科学城获悉,此前搭乘“神舟十六”飞船在太空遨游155天的特色种质资源,顺利返程。其中,有来自重庆市农科院的5种种质资源、共14份材料,总重量达170克,这是重庆首次成规模有组织地进行太空育种。
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,太空育种的最大优势在于空间诱变材料的变异率高、育种周期短,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制出高产、抗病、早熟等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。
重庆首次成规模有组织太空育种 “儿菜”等种子遨游155天归来
前往太空育种的“儿菜”种子。通讯员 雷键 摄
在此之前,市农科院就曾将一些种质资源送入过太空。“为把性状更稳定,更有特色、前景的种子送入太空,这次选送的都是我们的‘王牌’种质资源,就是希望能够找到让作物丰产优质的‘金钥匙’。”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石有明说。
记者了解到,此次有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种质资源得以“出差”。如,川渝儿女情有独钟的“儿菜”(学名抱子芥),“儿菜”是十字花科芸薹属芥菜种的一个变种,俗称角儿菜、芽芽菜。
“今年,我们将这些种子种下去之后会减少干预,使其性状充分表现,然后从中找到有益的变异性状基因。”市农科院蔬菜所研究员张谊模充满期待,希望在3到5年内,用这批“太空种子”培育出性状更好的儿菜,以此来满足百姓喜欢儿菜“儿多、儿大”的需求。
此外,油菜种“庆油3号”和“庆油8号”也前往了太空。这两个品种突破了传统油菜“三斤菜籽榨一斤油”的瓶颈,两次创新我国油菜含油量最高纪录,使种植户真正实现了“两碗菜籽一碗油”。
重庆市油菜产业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黄桃翠表示,庆油3号和8号的性状现在已经很稳定了,这次选它们的亲本去太空就是为了优中选优,找到含油量更高、更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新材料。
种子是农业的“芯片”,无论“上天”与否,其基因变异不是一蹴而就,而是要一步一个脚印、持续不断艰苦探索。据了解,我国先后多次利用返回式卫星、神舟飞船、天宫空间实验室和其他返回式航天器搭载植物种子,已培育出数百个航天育种新品系、新品种。